您好~欢迎光临中国城镇水体污染治理工程技术技术应用中心网站~

建立城镇水体污染治理工程成果转化市场化

运行机制,搭建产业科研间桥梁

 WATER POLLUTION CONTROL TECHNOLOGY MAJOR PROJECT    

   
       成果展示
        POLICY
<<返回首页
    您的位置:
南昌加快海绵城市建设 七个区年底实现污水全收集
来源:中国江西网 | 作者:刘文娟、刘定乐 | 发布时间: 2017-08-03 | 176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  8月2日,南昌市政府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》提出,到2020年,南昌市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0%。到2017年底,南昌市东湖、西湖、青云谱、青山湖、经开、高新、红谷滩新区等区(开发区)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、全处理。

  节能:2020年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筑50%

  南昌市将强力推进绿色建筑。绿色建筑指对环境无害,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的一种建筑。

  今后南昌市的政府投资项目、公益性建筑、保障型住房及一定体量的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。该市将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,逐步引导开展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。同时,南昌还将加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,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筑节能改造和绿色建筑发展。

  到2020年,南昌市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将达到50%。

  治污:今年底七个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

  南昌将全面推进城区河湖综合整治工程,逐步开展水生态修复,提升水体自净能力,全面改善城区河湖水质。

  到2017年底,东湖、西湖、青云谱、青山湖、经开、高新、红谷滩新区等区(开发区)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、全处理;到2020年底,湾里区、新建区、南昌县、安义县、进贤县污水处理率达到85%左右。

  同时,南昌还将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,加快调整城市能源结构,增加清洁能源供应。

  城建:机关学校医院率先落实海绵建设要求

  南昌将加快建设海绵城市。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城市内涝方面具有良好的“弹性”,也可称之为“水弹性城市”。

  该市新建城区、园区和成片开发区将全面实施海绵城市建设。城市道路、园林绿化改建、水系治理等要同步实施海绵城市建设。推动海绵型建筑和居住小区建设。机关、学校、医院、绿地等项目率先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。

  2020年,市、县建成区20%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。

  交通:公共交通分担率2020年超30%

  南昌市将构建畅通交通体系。该市将加强对城市快速路和主干线道路建设的实施,推进城区“断头路”、次干道、支路建设。完善老城区微循环道路建设。在重点路口、路段规划建设人行过街天桥、地下通道等立体道路交通体系。

 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,到2020年,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0%以上。加快建设城市“绿道”,倡导绿色出行。加强城市公共停车场建设,合理配置停车设施,通过停车设施布局、建设及管理,引导、优化交通出行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