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~欢迎光临中国城镇水体污染治理工程技术技术应用中心网站~

建立城镇水体污染治理工程成果转化市场化

运行机制,搭建产业科研间桥梁

 WATER POLLUTION CONTROL TECHNOLOGY MAJOR PROJECT    

   
       行业交流
         BOUNCE
<<返回首页
    您的位置:
北京市141条黑臭水体中近七成摘帽
来源:中国环境报 | 作者:夏莉 | 发布时间: 2017-10-30 | 195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  北京市政府水环境治理专项督查组近日公示了2017年第三季度北京市黑臭水体治理进展情况,全市141条(段)黑臭水体治理已有近一半完工,近七成黑臭水体水质改善,摘掉了黑臭“帽子”。今后,市民徜徉在河湖边,将会更多享受到河清岸绿的水景风光。

  公示内容显示,全市141条(段)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均已开工,其中70条(段)已完工,占总数的49.6%。其中建成区57条(段)黑臭水体中48条(段)已完工,占总数的84.2%。各区黑臭水体治理的完成进度各不相同,其中海淀区全部完成,丰台区和顺义区完成八成以上,昌平区、大兴区和房山区也完成了一半以上。

  通过控源截污、清淤疏浚、水系循环、生态治理等综合措施,北京市水环境质量正在逐步改善。公示的治理数据显示,与2015年底北京黑臭水体普查结果相比,全市141条(段)黑臭水体中,水质改善的河段有118条(段),占比83.7%,长度为556.02公里。原始判定结果中重度黑臭水体75条(段),经治理变为非黑臭水体43条(段),变为轻度黑臭水体20条(段),无明显变化12条(段);原始判定结果轻度黑臭水体66条(段),经治理变为非黑臭水体55条(段);无明显变化10条(段);变差的1条(段),占比1.52%,长度为1.77公里。

  今年年初,北京市出台《北京市进一步聚焦攻坚加快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实施方案》,对全市141条(段)、长度约665公里的黑臭水体进行水质监测,每段黑臭水体选取一个代表站点,监测和评价指标选取透明度、溶解氧、氧化还原电位和氨氮共4项。经过各相关区的不懈努力,水环境质量得到一定改善。